中華民國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

主要內容區

闖魚道搬石頭翻水草 鯝魚卵恐流掉1/3

2017-06-08

闖魚道搬石頭翻水草 鯝魚卵恐流掉1/3

宜蘭縣礁溪鄉龍潭村積極復育圓吻鯝魚,更在當地成立生態園區,而每年端午節前後上萬條鯝魚競逐溯溪景象,吸引遊客至此觀察,不過村長李志文發現,昨晚有不肖人士摸黑潛入,趁志工回家吃飯時,進到魚道,搬動魚道的石頭和水草,害得大批鯝魚產下的魚卵,恐有三分之一流入湖中。他感嘆民眾保育觀念不足,呼籲民眾到生態園區只看不碰,避免鯝魚受到驚擾。「鯝魚不怕看就怕摸!」龍潭村長李志文說,遊客觀察鯝魚時,可在一旁的岸邊就好,但千萬不要碰到魚道的水生植物和石頭。他解釋,圓吻鯝魚溯溪產卵後,其誕下的魚卵會隨著水流,黏附在水中石頭及水草根部並且等待孵化,守護志工事前也會在魚道擺放石頭,製造緩水區,讓鯝魚溯溪產卵時可在緩水區洄游、休息。李志文表示,鯝魚溯溪產卵期間,社區都會派遣守護志工,在魚道旁守護並向遊客解說,讓遊客觀察鯝魚溯溪產卵時,也能增加保育知識。他說,每年鯝魚都會在端午節前後溯溪,會分3、4批,往年整條魚道滿滿都是魚,每批都有上萬條,然而今年因氣候變化及周邊工程影響,鯝魚溯溪情形較往年稀落,而鯝魚一經產卵,就會回到湖裡,不會再上來,今年溯溪產卵的情形只有6、7天,但保守估計,已有超過10萬條到當地產卵。李志文說,原本社區志工預計昨晚會有一批鯝魚溯溪,晚間7時許,守護志工先行返家用餐,2小時後返回園區時,竟發現魚道內許多石頭被搬動、水草整個被翻開的跡象,「看起來像是在玩水、抓魚」,志工看到這種情況,心都涼了一半。李志文說,石頭跟水草都是鯝魚魚卵黏附、孵化的地方,經過這次遊客闖入,粗估恐有三分之一的魚卵會流掉。李志文昨晚得知此事後,趕忙跑到園區查看,並在臉書發文說,「集合好多人的力量,來做的保育工作,就這樣被破壞!圓吻鯝魚費盡千辛萬苦上溯來產卵,就因為一時的無知,翻水草翻卵石,害了多少卵因此而消失,也讓多少人的心血付諸流水,好自為之吧!」還說「從今起,護魚志工只要是看到惡意破壞者,絕不寬容,一定依法處置。」希望遊客只看別碰,讓鯝魚產下的這些魚卵能安心孵化。至於有些遊客反映今年發現溯溪的鯝魚較小,李志文解釋,圓吻鯝魚在哪邊出生,之後就會回到原地產卵,今年發現的魚體大小約是1、2年生的魚,他解釋「魚體越小,代表復育成功」是值得開心的!縣府農業處說,圓吻鯝魚並未列入保育類,當地也未封溪護魚,並沒有罰則,但呼籲民眾應有生態保育觀念,在鯝魚產卵期間應避免侵擾。(林泊志/宜蘭報導)(訊息來源:蘋果即時新聞)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