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魚菜共生之觀今宜鑒古
2016-12-08
現在我們說的魚菜共生,在老祖宗那個年代,是在一些沼澤,湖泊眾多,良田缺少之地,是一種向湖要田的方式,湖泊中的水產,並不是屬於主要收成物,而是以木竹之屬橫豎架設為浮框,上面以水草枯草等鋪設,其上再用來作為作物栽培之用.中國溯自唐朝,即有浮田,架田,西方阿茲提克帝國的浮水花園等,皆是此類栽培方式,這樣的栽培方式,不但是魚菜共生的原型,更是水耕的鼻祖,融合湛水耕及介質耕兩種水耕栽培方式.
栽培於湖泊沼澤之上的作物,吸收的水分及養分,皆須從湖泊沼澤中來.而湖泊沼澤中能夠供應作物所需養分,主要是其中多元化養分來源的總和,多元化養分,來自於底部的砂石土,水族排泄物經由微生物分解,或水族死亡腐化分解為細小分子,以及大自然腐化之物累積於湖水之中,故其養分多元,可充足供應栽培於湖泊沼澤上作物的生長。
以系統性大小來說,湖泊沼澤上的魚菜共生,屬於超大養分供給系統,對於作物栽培來說是綽綽有餘的.在湖泊沼澤之旁,若有良地可為田,引水灌溉,亦為魚菜共生模式,除了被吸收的水及養分之外,多餘的水透過蒸發,滲透,逕流,以自然循環為主,一樣是借營養充分之湖水來供植物生長。
以植物來說,空氣,陽光,水,養分,是四大必要元素.空氣,並不只是一般所知道的CO2,在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也需要O2.陽光,指的是直接照射到植物葉面的直射光,反射光也可,但並不是我們眼睛辨識可見的可見光,以山的東西南北來說,北面是屬於直射光最弱之處,適合陰性植物。
水為萬物之需,只是就植物來說,以偏弱酸為佳.養分,就跟人一樣,需要均衡的養分,每種作物有不同的需求,若養分不均衡或不足,一樣可以生長,但會就生長過程中有病徵連帶產生,以及在遭遇病蟲害發生時,抵抗力及復原力較弱。
而以作物成長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兩大害,也就是病害,以及蟲害,在台灣是非常嚴重的,因為氣候上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加上位處亞熱帶,屬於溫度及濕度較為偏高之處,雖然這樣的氣候造成農業生產品項多元化,但同時也是病蟲害肆虐嚴重之處,天寒地凍會有效降低病害及蟲害的族群,所以越冷處病蟲害發生機率會有效降低。
以自然生態來說,當物產豐饒,依靠他們維生的不只是人類,蟲害,到很小的病害,都是,多好發於高溫高濕之處,如果進一步結合魚菜共生,小系統無所謂,大系統,就需要考量到濕度問題,失控,將有可能是無法控制的災難。
隨著時間的變遷,人口爆炸式的成長,對於作物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農林漁牧漸漸走上養耕分業,逐漸形成栽培農業,水產養殖,畜牧業等,時至今日,栽培農業分為土耕及水耕,水產養殖分為魚塭及循環水養殖等,而水產養殖產業的興起,更是因為海洋野生水族資源日漸枯竭,另外為提供人類動物性蛋白質,水產之換肉率相較於畜牧業更為高,所以水產養殖產業日益受到注重。
一開始的漁塭養殖,隨著養殖密度的增高以及連續養殖的問題,產生了養殖上的障礙,加上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循環水養殖技術亦隨之開發成熟,目前循環水養殖的,不論是養殖觀賞魚或是食用魚,第一步驟通常是機械式過濾,功用為把固體物去除,而固體物通常為水族固態排泄物,沒吃完的飼料,或是死亡的水族屍體。
這一步驟非常重要,因為有機固體物處理不當常會造成水質惡化的問題.第二步驟是作生物性過濾,也就是硝化處理,經由硝化菌屬之作用,有效將阿摩尼雅NH3轉換成亞硝酸鹽NO2,再轉換成硝酸鹽NO3,第三步驟經由增氧曝氣或是吸附性介質將NO3去除,最後殺菌處理,有效保持水質乾淨。
水耕栽培近半世紀以來的興起,為水資源日漸枯竭,以及化肥發明後,過度施肥造成土壤污染,水耕較土耕省水,省肥,水耕栽培又分為介質耕,薄膜式,湛水式,滴灌,或氣霧耕,簡單說明就是將植物所需養分與水融合成養液,供植物吸收,進行生長之用。
介質耕中的介質,為除了土以外的其他介質,介質本身為固定栽培作物用,及提供部分養分,主要靠養液提供作物生長之用,水耕栽培本身的養液是循環再利用,可以達到省水,養分利用率高的功效.因為栽培過程中需要對養分做管理,所以相對的作物是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成長,收穫的作物也經過檢驗呈現營養豐富的數據。
現代的魚菜共生,主要談的是將循環水養殖中硝化之後的硝酸鹽,提供給水耕栽培作物作為氮肥的營養來源,以降低水體中的硝酸鹽濃度,讓循環水養殖的水質可以較佳,如果論述只是這樣,那其實不必用魚菜共生,因為原本水生植物就具備有這樣的功能,水草之類的就具有吸收硝酸鹽的功能性,跟水族的搭配性來說也較佳。
但即使是水生植物,單純靠水族的排泄物要長得好也是困難的,所以通常還得另外加水草肥,才能夠讓水草長的茂盛,這也說明了,水族的排泄物經過微生物分解的養分有限,並無法完全提供水生植物生長之用。
馬來西亞至今還有魚稻共生,宜蘭有鴨稻共生,或是南投的魚茭共生,這些並不是真的利用魚,鴨的排泄物來作水稻成長所需的養分供給的,其原理跟祖先在湖泊沼澤上那一套是一樣的,只是利用魚,鴨來做生物防治,也就是吃福壽螺,但是也不是一開始就放入,需等秧苗到一定高度,不會被魚跟鴨吃掉才可以放入。
在現今土地的連作之下,都已經呈現養份缺乏現象,所以一樣要施肥,魚稻共生的種植間距要更大,因為水稻一長成會讓魚沒有空間活動,加上魚的成長週期較水稻多出一倍有餘,所以需另外設好深水溝供收成水稻時,魚的棲身之處.鴨子也頂多到中鴨就必須趕出不再入田,避免壓垮水稻。
魚筊共生多用泰國鯰魚,在茭苗定值,施肥噴藥除蟲,成長到一定大小後才可放入鯰魚,太大隻的鯰魚可以收成漁獲販售.但這些都是生物防治,並不是運用其排泄物當作栽培種植的主要養分來源.
至於談到魚菜共生,栽培作物所需其他養分,則需要進一步加以補充,不然會造成栽培作物營養缺失,成長為不健康的病株.魚菜共生的這些陸生植物,屬性偏酸,通常在pH5.5~6.5之間,因為這區段的pH較容易讓水中的養分溶解不會產生沈澱析出等問題,才能夠供作物吸收成長。
坊間常看到水耕栽培中有大量的沈澱物,即pH失控所造成.但是矛盾點會在水族的部分,因為硝化作用的最適pH7.5~8.2之間,以這樣的水質來說,會造成水中養分大量的沈澱析出,作物無法有效吸收,會呈現營養不良的徵狀.初入門的魚菜共生硬體設備,可以用分工較細緻的循環水養殖,搭配水耕栽培設備,就可以輕鬆達到效果,至於簡易型的魚菜共生,利用介質床作為過濾,硝化,礦化(有機固體物分解轉換),水耕栽培等多用途,因為相對變數較多,栽培作物再現機率相對比較低,通常第一次種很順,接下來就再也種不好了。
還有需考量到管路配置的問題,通常魚菜共生強調說不會噴農藥,因為噴農藥水族會死,其實就必須問一個問題:難道魚菜共生的作物栽培這一部分都不會有病蟲害?並不會的,還有可能更多.第二個問題是:只有作物會生病,魚都不會生病?通常魚就跟人一樣都是動物,一樣會有病蟲害的問題,那萬一生病了怎麼辦?
這問題很簡單,人生病了就是治病,魚生病了一樣也是治病,菜生病了一樣也是治病,除非是絕症,不然生病,治病,恢復健康,這是正常之道,生病不治病,就是擺著看他撐不撐得過,撐不過就沒了.所以在管路配置,可以用原本循環水養殖跟水耕栽培各自獨立,再橋接的方式即可,需要時即可分別處理.
魚菜共生,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基本生理需求應運而生的農法,也就是為了供應我們食物,當進一步發展,就是安全上的需求,這部分有相關的是食安,沒有農藥殘留,吃了對健康不會有危害,接著是社會感情上面的需求,一種分享,交流,接著是成就感尊重的需求,當收成時家人的稱讚,肯定。
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求,因為田園夢人人有,一種自我實現的可能,只是,魚菜共生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奉勸有心嘗試的人,多多學習,發問,方能少走冤枉路.以我的經驗來說,看最多的是化簡為繁的魚菜共生,一直在改來改去,享受其中,或許這也是一種功能性,卻不是魚菜共生真正的含義。(訊息來源: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