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亂配藥幫魚治病 抗生素恐污染環境
2016-10-17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16日電)水族業者指出,海水觀賞魚常見的疾病就是寄生蟲作祟,出現白點或其他症狀,但有些飼養者自行濫用抗生素為魚治病,水族箱的水排放後,恐造成環境污染。
業者表示,海水觀賞魚的愛好者間,常交流養殖心得,甚至在魚生病時,也會提供治病的配方,上化工行買硫酸銅、甲基藍或其它化學品,或直接到藥房買人吃的抗生素,為魚治病,甚至有人將高劑量的抗生素倒入水族箱。
當水族箱內含抗生素的水排放到下水道之後,造成環境污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施泰華強調,若觀賞魚生病時濫用抗生素,水族箱的水排入下水道之後,會產具生抗藥性的微生物,人類接觸之後,將來生病時,這種抗生素恐就無法發揮療效。
施泰華直言,上述水族箱廢水排入下水道,若遭其他動物飲用後,也可能再遭其他動物獵食;若廢水流入大海,進入魚類體內,人類再食用這些遭污染的生物鏈中的動物,也會產生抗藥性。
他說,濫用抗生素造成環境污染,已是全世界人類共同關心的議題。
水族業者透露,海水觀賞魚生病,好用的進口藥買不到,因為要詳細標示成份,藥商為避免有心人士直接按成份去化工行買配方,所以不願進口,影響銷量;但本土製的海水魚用藥,藥效又不如外國貨;但事實上,觀賞魚養殖者早已互通有無,有一套可以治療觀賞魚的配方,自己到化工行或藥房「抓藥」。
因此,在觀賞魚養殖同好交換心得情況下,的確治好很多病魚,但濫用藥物卻也造成環境污染。
對此,施泰華解釋,進口觀賞魚用藥只標示主成份,而且有些非管制藥品,也不須申請即可進口。
有業者抱怨,賣海水魚用藥,除了獸醫之外,水族業者也可到農委會受訓,取得銷售藥品資格;不過,如果一條幾十元的魚也要拿去給獸醫看,診療費用真的是不划算。
施泰華認為,為魚治病,若用到抗生素,應透過獸醫把關,避免濫用,但一般水族愛好者,自己買化學品,或到藥房買藥,照顧自己的觀賞魚,主管機關並不會去干涉。不過,提供人類食用的魚隻,為確保食品安全,還是會嚴加控管。
他說明,為避免藥品流用,核准的觀賞魚藥品包裝最大為250毫升,或100公克為限,如有抗菌劑類,其單位含量不得超過10%。
此外,如果不是使用觀賞魚藥品,而是使用其他准用的動物用藥,為觀賞魚治病時,依規定仍需取得獸醫師處方後,方能購買使用。(訊息來源:中央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