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觀賞魚生力軍 海馬入列搶商機
2016-09-21
台灣觀賞魚博覽會一直是水族界的年度盛會,今年將在9月30日至10月3日在南台灣高雄登場,今天(20日)先舉辦展前記者會。今年最吸睛的,除了經水試所人工繁養殖成功、電影「海底總動員」的多莉魚,將搶攻台灣國內近新台幣3億元的慈鯛市場。另外,還有漁業署結合學術單位,首次發表的「體色調控技術」,讓海馬的外表也能是鮮艷的橘色或綠色,非常特別。
觀賞水族市場近年逐漸成熟,已經成為全球僅次於犬貓的第三大寵物市場,而台灣則是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台灣水族周邊產值,從2009年的新台幣21億,躍升至2015年的37億。
至於台灣的研發技術,更是全球有目共睹,今年德國漢諾威觀賞蝦比賽,以及新加坡孔雀魚國際比賽,總冠軍都是由台灣選手奪得。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原音)我們觀賞魚的產業,在國際上1年有150億美元的交易,台灣除了觀賞魚和觀賞蝦之外,觀賞魚的量和東南亞國家比起來,量沒有那麼大,但是研發水準基本上超越東南亞這些國家的水準,我們有一陣子就會有新的品系出來,這是我們的研發能量。』
台灣觀賞魚博覽會,今年邁入第8年,每年展覽會場,都有另人吸睛的研發新品系。由於海馬近年成為歐美民眾飼養觀賞的新魚種,因此漁業署也結合海洋大學等單位,耗費3年的時間,成功研發出「體色調控技術」,讓人工繁養殖的觀賞海馬,外表也能是鮮艷的橘色或綠色。海洋大學副教授黃之暘說:『(原音)雖然有人會覺得飼養海馬很單調,但他是魚類,且是行為非常複雜的魚類,在飼養時可以看到體色的轉變,或者隨著個體成長成熟,他在配對的前後,都有特殊的舞蹈。』
目前海馬體色調控技術也正在技轉,且台灣國內也有小部分業者已經開始投入養殖,業界也希望,藉此技術,能加熱歐美市場對養殖海馬的熱度。(訊息來源:中央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