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

主要內容區

稀有光棘冠海膽 墾丁現蹤

2014-03-04

稀有光棘冠海膽 墾丁現蹤

【聯合報╱記者陳秋雲、張進安/連線報導】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博士研究員黃興倬上月在墾丁海域發現有海膽界「飛毛腿」之稱的世界稀有種「光棘冠海膽」。科博館昨證實,這是台灣海域首次發現光棘冠海膽。

黃興倬上月底在墾丁核三廠出水口附近海域潛水調查時,發現一隻從未見過的海膽,將標本採集上岸,並通知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得到許可後,帶回科博館鑑定。

經館內長年研究海膽的研究員李坤瑄證實,這是台灣新紀錄的屬種「光棘冠海膽」,非常罕見,首次在台灣海域被發現,讓研究人員相當興奮。

科博館指出,這一屬的海膽全世界僅有兩種,光棘冠海膽分布在印尼的安汶島、澳洲大堡礁、關島及琉球群島水深五十公尺內的珊瑚礁海域。這次在墾丁海域發現,也使墾丁海膽種類增加到廿四種。

根據國外文獻記載,光棘冠海膽是夜行性的海膽,白天棲息在珊瑚礁縫隙的背面,夜晚會攀附在珊瑚礁岩上,利用口面的短棘在海底快速爬行,被稱為海膽中的「飛毛腿」。

科博館指出,光棘冠海膽呈紅褐色,屬冠海膽科。成體的體殼直徑約三公分,高一點三公分,屬小型海膽。最大特色是身上有超過六公分、細如毛髮卻富彈性的棘刺。

黃興倬說,過去以為只有國外才有的珍稀生物,可能早就存在台灣海域,只是沒被發現。 (訊息來源:聯合新聞網)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