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首頁 > 最新消息 > 美國基改鮭上市了 台灣也有條領先全世界的基改魚
美國基改鮭上市了 台灣也有條領先全世界的基改魚
2015-12-02
水族展年年展示的螢光魚其實是條基改魚,但在德國等主流市場反基改潮流下,台灣想出口基改魚年賺20億,恐是畫大餅、喊口號,卻連實驗室也走不出去。
台灣也有基改魚?早在2001年,台灣就領先全球發表基改螢光魚,這項技術到今天仍在政府支助、廠商投入下持續往前推進,從大肚魚、斑馬魚、神仙魚到美洲慈鯛都做出了基改螢光魚,還朝中大型魚發展,今年已經有30公分的螢光魚問世。
跟美國發展基改鮭魚讓鮭魚快速成長,最終以食用為目的不同,台灣花錢發展基改螢光魚技術是為了賣活魚,讓每一條基改魚都能進到世界各國家庭裡的魚缸,成為人類的觀賞魚。
因此每年台灣觀賞魚博覽會,農委會、科技部、中研院等單位,總會宣傳展示台灣基改螢光魚的新技術,十多年從不間斷,號稱要用基改螢光魚替台灣創造一年20億元的產值,在全球活體水族160億美元的市場爭一席之地。
魚怎麼會發出螢光色,其實台灣螢光魚的發光基因來自於水母,把水母螢光基因植入魚的胚胎內,再培養、篩選具備螢光基因的轉殖魚,變成在黑暗中閃著紅、黃、藍、綠等各種螢光的觀賞魚。
看起來又酷又炫,但這條螢光魚卻是台灣水族界不能說的秘密,表面上卡在國內法規要求通過田間試驗,確保無環境影響才能外銷。但一直到今天,螢光魚仍在實驗是否「不孕」,所以尚不能出口賺外匯,一旦能出口就有美好的市場願景。
實情卻是,卡關的不只是台灣,而是世界各國對於基改魚都採取嚴審、甚至立法禁止的態度。首先是美國,是全世界少數歡迎基改魚的國家,2003年美國本土的螢光基改魚上市,但加州卻跳出來立法禁止販買螢光魚,佔了美國觀賞魚1/8市場的加州,立法禁止具指標性的意義。
再來是世界水族市場領頭羊的德國,工研院IEK 研究員詹睿然說,德國是引領世界水族潮流的國家,但德國禁止雜交(不同種魚類交配產生非自然物種,例如血鸚鵡、羅漢魚)、基改、不人道繁殖的觀賞魚進口。基改魚也在德國出局。
另一個水族大市場是日本,則曾經在2006年發現有基改螢光魚進到日本市場販售,被發現後立即被下架,目前日本並沒有基改螢光魚流通。至於中國也有螢光魚技術,但也沒有批准上市販賣。所以台灣螢光魚即便能通過田間實驗、法規允許出口,世界也未必歡迎基改螢光魚。
為什麼會這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郭金泉說,主要是基改魚的不孕技術仍然無法做到百分之百不孕,以美國這一次批准上市的基改鮭為例,是以基因二倍體的鮭魚去做基因三倍體的基改鮭,雖然三倍體的鮭魚沒有繁殖能力,但這樣技術卻有五到十%的機率會產生基因二倍體的雌鮭,這些基改鮭具有繁殖能力。
郭金泉說,「最好的方法是先做成基因4倍體的鮭魚,用4倍體去製作基因3倍體的鮭魚,就能保證所產生的全部都是3倍體的鮭魚,就沒有繁殖能力,但想做4倍體的魚非常困難,存活率非常低。」
複雜與艱澀的不孕基因工程背後,代表目前這些基改魚仍無法百分之百做到無繁殖能力,自然就無法保證它不會造成環境衝擊,郭金泉說,「因此酷愛黑鮪魚生魚片、鰻魚飯的日本,面臨這兩種魚類資源枯竭問題,寧可放棄基改技術,選擇發展漫長且艱辛的人工完全養殖技術。」
難出口的第二個原因是,水族寵物被棄養的情況時有所聞,台灣河流中更已充斥著外來觀賞魚種,例如琵琶鼠(垃圾魚),當螢光基改魚朝大型化發展,誰也不敢保證大型基改魚無法在台灣溪流生存,台灣河流會不會有一天出現滿布螢光魚的奇景。
對於水族業者來說,更有意義的事情是別再年年花錢推銷螢光魚,五顏六色讓民眾眼花撩亂,宣稱市場潛力無窮,但國際現況卻不是如此,這其實是一大諷刺,連基改大國美國,不是立法禁止就是用專利保護本土業者,基改寵物魚很難走出台灣。
現階段如真心想提升台灣觀賞魚產業,不如把經費與精力花在研發與培育符合國際潮流的品種,基改魚屬於實驗室就留在實驗室,別再自欺欺人,這才是務實的做法。(訊息來源: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