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螢光魚、水晶蝦研發 陸還追不上
2015-10-26
高雄世貿觀賞魚博覽會19日結束,下午閉幕前,芝林企業攤位前,排隊人潮仍未散去,為一睹難得一見的螢光魚,以基因轉殖技術培育出的新品種,算是另類台灣之光。
螢光魚的特殊性,讓業者產生不同經營思考,芝林總經理歐梅如表示,研發十年,投資超過1億(新台幣,下同)的螢光魚,不會一隻一隻賣,而是結合觀賞、教育功能,從魚缸、造景、科技知識和導覽一手包辦,非僅單純賣魚,採整館輸出模式來經營,改變傳統水族銷售方式,讓觀賞成為有價。
歐梅如透露,螢光魚仍在推廣階段,但已有北京、山東業者接洽,第一間螢光魚水族館,最快有可能會在大陸亮相。
除了螢光魚,外觀色彩多樣、紋路特殊的水晶蝦,也是台灣強項。水晶蝦源自日本,業者卻能改良並回銷日本;甚至把本土黑殼蝦研發成五行蝦,將原本平凡無奇食用蝦米食材,變成五顏六色的觀賞蝦,身價扶搖直上。
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祕書長邱國勛指出,觀賞蝦出口量雖不如觀賞魚,但單價高,產值和觀賞魚已十分接近,可說小兵立大功。尤其業者求新求變,投入育種改良,大陸還趕不上。
水產試驗所助理研究員陳高松認為,天然資源不具優勢條件下,台灣仍在全球觀賞水族占有一席之地,關鍵就在紮實的研發基礎和育種技術,以人工育種走出新路,引領潮流。
面對大陸新興市場,業者憂喜參半。水晶蝦業者廖年靖在台灣和大陸都設有水晶蝦場,但為了保護品種擔心技術外流,即便擁有不必檢疫優勢,仍未考慮賣到大陸,怕的是大陸的價格破壞。「水試所培育的血鸚鵡魚就是例子,一到大陸很快崩盤。」(旺報)(訊息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