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防範登革熱病媒蚊 蓋斑鬥魚當紅
2015-09-25
(記者黃玉鼎/東勢報導)隨著登革熱病媒蚊指數升高之際,喜歡吃蚊子幼蟲孑孓的「台灣蓋斑鬥魚」,成為當紅魚類;東勢地區許多民眾購買蓋斑鬥魚飼養防蚊孳生;環保人員表示,除了養魚防蚊外,還需配合住家的積水廢容器清理,才能有效防範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
曾列為保育類的台灣本土種蓋斑鬥魚,有環保魚類之稱,早年在新社、石岡地區的食水嵙溪等溪流處處可見,最喜歡吃蚊子的幼蟲孑孓,一尾成魚一天約可吃掉三百零四隻孑孓;但在環境破壞下,逐漸瀕臨絕種;多年來,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與義工進行人工復育,並提供地區內國小進行生態教學,讓保育觀念向下扎根。
近幾個月來,由於南部地區登革熱疫情升溫,不少民眾擔心疫情會逐漸往中北部蔓延,而想起蓋斑鬥魚喜歡覓食孑孓的特性,興起在住家水池、河溝飼養蓋斑鬥魚,防範蚊子孳生的想法,並向水族館購買。
東勢區第三橫街廖姓水族館業者指出,南部地區今年七、八月間起,登革熱疫情逐漸升溫時,就有許多民眾購買孔雀魚、大肚魚、台灣蓋斑鬥魚等小型觀賞魚類,都說除了觀賞外,最主要是希望放養在種植荷花、蓮花的池塘或容器中,藉以吃掉蚊子在水中下的卵或孑孓,降低病媒蚊的指數。其中,尤以台灣蓋斑鬥魚最夯,因其吃孑孓的效果最佳,且生命力強,能適應攝氏高溫達三十八度與低溫四度,非常好飼養。(訊息來源:yam news)
目前台灣蓋斑鬥魚體長三、四公分,市面一尾售價約二十元,環保局人員表示,台灣蓋斑鬥魚雖會覓食孑孓,可降低蚊子孳生數量,卻無法讓蚊子完全消失;民眾仍應配合從瓶瓶罐罐、輪胎、油桶等積水廢容器清理做起,並注重環境整潔,才能有效防範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