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首頁 > 最新消息 > 台美研究登國際期刊 死亡珊瑚記錄地震史
台美研究登國際期刊 死亡珊瑚記錄地震史
2015-07-09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沈川洲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佛烈德泰勒跨國合作,15年來利用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做為天然地震紀錄器,重建過去4000年來,發生位於西太平洋的所羅門群島的超級地震史,此研究成果上月底登上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
台灣邦交國、所羅門群島於2007年發生百年來最大規模8.1地震,引發12公尺高的大海嘯,並奪走至少50條人命。為進一步了解超級地震,台灣團隊從2007年起,在科技部補助下,與美國展開重建史前大地震研究。
沈川洲表示,團隊利用珊瑚做為天然地震紀錄器,因為生長在海邊潮間帶的團塊狀珊瑚,頂部會因暴露出海面而無法向上生長,只有側邊持續朝水平方向以同心圓狀延續,稱為「小環礁」,可代表當時的海水面。當地震發生時,若引發地面上升、海水面相對下降,就會造成小環礁死亡,而這些珊瑚標本的死亡時間、與海水面的高度差,就是最「天然」的地震紀錄器。
研究團隊在2012年進行3個月的全島野外調查,從南到北7個地點,共採集約30個珊瑚化石標本,結合台大地質系的「珊瑚鈾釷定年技術」,測量化石年紀,年齡分布從7000年前到現在都有。
分析發現,過去4000年來所羅門群島至少發生過4次史前大地震,約500至1000年發生一次,但並無明顯規律周期,與蘇門答臘明達威群島的200年超級地震周期明顯不同。
沈川洲說,所羅門群島的古超級地震每次把地面抬高2至3公尺,比2007年地震抬升的1.8公尺還要高,推測近期當地再發生規模8.0以上地震的機率不高。反觀台灣地震頻繁,本島與離島也有許多珊瑚礁,如何應用這些「天然地震紀錄器」重建史前地震,是未來地質研究努力的方向。(訊息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