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保育活化石 金門放流6萬鱟
2015-04-16
在4億年前古生代泥盆紀就出現,有「灘地上活化石」之稱的鱟,台灣本島已不見野生蹤跡,金門也面臨棲地破壞危機。縣水試所昨在古寧頭北山出海口放流6萬尾1至2齡的稚鱟。縣長陳福海期待這種珍貴的海洋生物,在全國唯一的鱟隻保育區內永保盎然生機。
披著一身甲殼,常成雙入對出現,又稱「鋼盔魚」、「鴛鴦魚」的鱟,在台灣地區已無野生發現紀錄,僅澎湖偶可一見,在金門西部、北部海岸仍有相當的族群分布,但也面臨棲地和生態破壞問題。
金門縣政府在1999年12月公告畫設400公頃「古寧頭西北海域潮間帶鱟保育區」,同時由縣水試所進行稚鱟復育計畫,希望這種在4億年前就出現,2億年前轉型成目前模樣的鱟隻,在金門生生不息繁衍下去。
陳福海昨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長謝偉松、金寧鄉長陳成勇等人率同古寧國小、金門農工養殖科學生,在古寧頭北山出海口海灘,放流1至2齡稚鱟6萬尾。
陳福海指出,「鱟」已成為金門的代表性生物之一,金門水試所積極從事鱟的復育,並持續精進養殖技術,顯示金門縣政府對環境生態的重視,未來金門的經濟建設絕不會忽視「生態」兩字,期待鄉親攜手保護家園。(訊息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