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邊區
會員登入
主要內容區
拿動物換鈔票 保育慘遭撕票
2014-10-03
【潘建志/特稿】海生館的官方網頁上寫道:「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希望用生命來詮釋海洋的包容博大,用海洋來展現生命的豐饒綿延。」但近年來陸續有館內明星動物死亡消息上了新聞版面,生命展現的不是豐饒綿延,卻是半途猝死,讓官網這段話顯得格外諷刺。
由於這是台灣第一座大型海洋生物博物館,開館後即吸引大批人潮前往參觀,龐大人潮也果真化作錢潮,因此海生館被視為台灣「成功的BOT」典範,原因無它,因為「能賺錢、會賺錢」。曾有海生館人員私下得意表示,台灣去哪裡找到那麼會賺錢的BOT案?只是在資本主義運作下,私人企業追求的是「利益極大化」,當這個目標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生態保育」融為一體時,怎可能不產生扞格?不造成問題?
也因此,原本生活在寒帶的小白鯨,可以千里運到亞熱帶的台灣;生活在無垠海洋,具高度洄游性的鯨鯊,可以被關在小水池,日復一日在小圈圈中打轉,只因這些動物「夠吸睛」,能轉換成白花花的鈔票。
不少學者呼籲,實體的動物園和海生館,以犧牲動物生存在大自然的權益,來達成人類的「教育」目的,是自私又不人道的,以現在科技,其實可以用更人道的方式來進行。
但國人普遍觀念認為「看到實體」才能達到「動物教育」的目的,這個現象由海生館三館「世界水域館」中見到端倪。由於合約中要求三館必須有51%的「虛擬實境」3D動畫、影像,49%是活體動物展示。結果許多遊客反映三館「東西少又難看」,這樣的反應同時呈現在票房上,「賺錢能力」遠不及前兩館。
因此如何在生態保育和商業營利之間取得平衡,恐怕是海生館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課題。(訊息來源: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