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

主要內容區

監測發現日月潭96%魚種為外來種 觀賞魚佔大多數

2018-06-15

監測發現日月潭96%魚種為外來種 觀賞魚佔大多數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日月潭區漁會)前陣子有漁民在日月潭發現具毒性的黑帝王魟,推測可能是觀賞魚退流行被棄養,根據《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自然生態資源監測》調查結果,日月潭外來魚種逐年增加,採樣魚隻中高達9成6為外來魚種,又以觀賞魚最多,如九間始麗魚、唇形冠麗鯛,這些外來魚種攻擊性強,嚴重威脅本土魚種生存,呼籲民眾不要隨意放生或棄養外來種。

日月潭魟魚可能是人為棄養

每年9月泳渡日月潭都吸引上萬人參與,本月5日媒體報導有漁民在日月潭撈捕到黑帝王魟,由於魟魚尾刺具神經毒,引發民眾恐慌,南投縣政府農業局研判可能是人為棄養,而非放生。

黑帝王魟是原產南美洲的淡水魟魚,近20年被引入臺灣飼養。曾有繁殖魟魚經驗的吳尚澤指出,兩年前原種黑帝王魟價格還算昂貴,如公幼魟1尾約1萬元左右,價格高昂吸引很多人購買,而且飼養門檻不高,但最近價格低,可能數千元甚至百元都有,有些玩家覺得退流行,可能就不想養了。

吳尚澤表示,原種黑帝王魟與皇冠黑白魟正逐漸退燒,大家轉為關注白化魟魚,像是紅眼白化魟魚的種魚可喊價到700萬。

日月潭水域被外來魚種佔領

帝王魟出現在日月潭並非唯一案例,日月潭水域外來魚種入侵問題已長達10幾年以上。

漁民有時會在日月潭撈捕到俗稱紅魔鬼的唇形冠麗鯛。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日管處)最新公告的第9期《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自然生態資源監測》,可知日月潭因外來魚種入侵,整體魚類總類數有增加趨勢,像過去有記錄到泰國鱧、暹羅雙邊魚、九間始麗魚等,近年則有麥達斯冠麗鯛、雜交紅色鯽魚等。

調查團隊從2014年12月開始進行第9期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環境生態資源監測計畫,分區採樣捕獲18種共計881尾魚,其中有96.82%為外來魚種,又以慈鯛科魚種為最大宗,占總採樣魚種的82.29%,包含九間始麗魚、唇形冠麗鯛、馬拉麗體魚、雙斑伴麗魚及雜交吳郭魚。

若以魚種區分,最大宗為九間始麗魚(俗稱九間波羅),共捕獲424尾,占總捕撈量49.36%,其次為唇形冠麗鯛(俗稱紅魔鬼),共捕獲220尾,占總捕撈量24.97%。這些魚都是觀賞魚。

日月潭區漁會也表示,根據漁民捕撈回報,日月潭內發現外來魚種絕大部分為觀賞魚,但無從追起入侵時間,當地漁民曾向漁會表示,從921地震發生後,日月潭水域開始能捕撈到觀賞魚,推測民眾可能因為地震停電,而將觀賞魚棄置日月潭。

日管處副處長陳志賢指出,過去監測報告中,魚類部分確實沒有發現過魟魚,會請今年監測計畫調查團隊特別注意這一部分。

每年都有外來新魚種 

外來魚種入侵日月潭問題相當嚴重,有些外來魚種適應日月潭的環境,大量繁殖,吃掉本土魚種的魚卵,像過去日月潭著名的奇力魚正是受到外來魚種危害而捕不到。

第9期《日月潭國家風景區自然生態資源監測》報告中也提到,調查團隊在進行胃內含物採養時,發現這些外來魚種如九間始麗魚、唇形冠麗鯛、雜交吳郭魚等有卵巢成熟情況,顯示這些外來種已適應環境,可繁衍後代。

日月潭區漁會表示,外來魚種只會越來越多,每年漁民都會從日月潭發現新魚種,漁民捕到外來魚種,會評估是否具有觀賞價值或食用可能,販售魚貨賺取報酬,不會扔回水裡,減少外來魚種數量,但有些外來魚仍難以根除。

這一兩年俗稱魚虎的小盾鱧成為日月潭最頭痛的魚種之一,由於魚虎體型大、生性較兇猛,掠食日月潭內小型魚類,漁民也難以透過捕撈活動清除魚虎,日月潭區漁會正尋求政府部門協助,希望能清除魚虎。

外來魚種入侵除了影響到原生魚種,漁民生計也受到影響,日月潭區漁會指出,日月潭內進行捕撈活動的漁民大多為兼業,但仍有少部分老漁民依靠捕魚維生,外來種增加讓有經濟價值的魚種變少,像是奇力魚消失、總統魚數量變少。

魚虎目前是日月潭漁民最頭痛的魚種之一,漁會正尋求政府協助,希望清除該物種。

縣府以法規管制放生活動 難以杜絕棄養情況

過去日月潭水域及附近都有外來種入侵,但無法確定入侵原因是人為放生或棄養,為此南投縣政府在2007年訂定《南投縣放生保育自治條例》保護環境,要求任何放生活動都需向南投縣農業局申請,違者將處10萬元以下罰鍰。

南投縣農業局指出,條例訂定後,每年都有放生活動申請案件,縣府會請放生單位選擇在地魚種,如泥鰍、鯉魚等,目前為止沒有遇過大量放生不申請的狀況,畢竟日月潭周遭有相當多單位會注意水域情況。

日月潭區漁會則表示,目前仍難以防範有心人士的棄養行為,因應外來魚種增加問題,漁會有向政府申請經費,清除外來魚種。(訊息來源:農傳媒)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