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

主要內容區

全球觀賞水族產值150億美金,台灣綠金明星水草卻日漸凋零,如何重返榮耀?

2017-12-12

全球觀賞水族產值150億美金,台灣綠金明星水草卻日漸凋零,如何重返榮耀?

配合著多樣化的造景與光線,在水族缸中飄搖的各式水草,極具療癒人心的神奇功用;而台灣量產培育水草的好技術,也一度聞名全球,屢屢寫下外銷紀錄的新頁。但近年水草產量暴跌,產值更只剩下往年的二分之一,面對全球水族產業總值高達150億美元的大餅,台灣該如何利用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優秀的培育技術,讓「綠金明星」水草重返水族市場的鎂光燈下,成為產官學界的一大挑戰。

全球觀賞水族產值150億美金,台灣水草產值卻持續下滑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ood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估計,全球觀賞水族整體產業及其附屬器材等產業,所帶動的相關總產值推估高達 150 億美元。其中,具觀賞價值及多元應用的水草,更是在整體市場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至於台灣市場方面,根據漁業署統計,台灣整體水族市場產值約為29億元,水草產值則在6千萬元左右;即便整體水族產業需求連年擴增,但近年水草產值卻一路下滑,每年都出現15%的衰退,至2015年產值已經跌至3千萬元,至今還在不斷向下墜。

水草包羅萬象,亞洲日式造景突出

在剖析問題以前,身為觀賞水族要角的「水草」該如何被定義?農科院水產科技研究所所長林學廉指出,就廣義定位而言,水草就是能夠在水中生長的草本植物。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則以不同的分類別作為補充,以顏色區分為「紅色水草」和「綠色水草」;依光照需求分為「陽性水草」和「陰性水草」。

另外也有用生長環境來區別,分為沉水性、漂浮性、浮葉性、挺水性和濕生性等,全台一共有250種以上的水草在水族市場中流通。

水草的存在包羅萬象,但與水族造景的關係從何而來?林學廉指出,水草養殖起源在德國與荷蘭,是源自於對自然生態的崇尚,因此在經濟富裕後,就有「水草造景」的發明與衍伸,用於居家裝潢與擺飾,至今已經有上百年歷史。

對此,資深玩家、水族范店范姓店長也補充,荷蘭式造景已經有非常久的歷史,是早期台灣水草造景的奠基,其特色在於規範嚴格,前景草與中景草的距離、顏色,水草使用的種類等,都有一定限制,且追求大色塊的呈現與變化。

在亞洲方面,林學廉則表示,雖然水草的出現早有歷史為背書,但文化上中國等地都以金魚、錦鯉的養殖為主,水草造景並不風行,這也使得亞洲地區的發展較為緩慢,不若歐洲國家在水草養殖上延伸了許多理論和高技術的發展;唯一較具特色的反而是追求意境的日式造景,將野外的地景複製到水族箱內,成為獨特的景致。

台灣「紅色水草」養殖技術高難度

「向大自然學習,追求景致中的禪意。」范姓店長進一步說明,日本的水草造景幾乎都受到大師天野尚的影響,形體漂亮的沉木、水草和魚類,在水族缸裡形成自然的和諧,「Amano style」因此廣為世界所知,更進一步形塑了台灣玩家的風格;從2001年開始舉辦的世界級比賽「世界水草造景大賽(IAPLC)」,更成為全球玩家爭相競奪的榮耀之一。

對此,林學廉指出,有了日本田園派的作法、加上豔麗的歐派作風,台灣的風格是集兩者之大成,也因此,台灣在近幾年的世界級賽事中皆名列前茅;不僅在「紅色水草」的高難度養殖技術掌握得非常好,整體養殖技術也聞名全球。像是屬於陰性水草的小榕,台灣就外銷到日本、美國與德國等國家,創造出大量的外銷產值,技術水準能更與荷蘭、丹麥品牌分庭抗禮。

台灣水草產業為何走向黃昏?

養殖技術佳、產物亦多元,為何水草產業逐步走向黃昏?「景氣衰敗、消費文化的轉變、缺角的產銷制度」,水產科技研究所所長林學廉試著解答。他解釋,水草造景屬於「休閒娛樂」,自然會受制於整體經濟的影響,尤其在犬貓寵物市場的競爭下,需要耗費更大心力及技術維護的水草,相較起來吃虧的多。以往股市上萬點的時節,每一天都有水族店開幕,對比現今倒閉風潮正盛,就可明顯看出差距。

此外,他也認為,現在社會大眾偏好3C產品的消費,對水草產業是一大利空。除非整體文化轉而重視人文生態和自然,不然水草的養殖與造景對一般大眾的吸引力的確不高。

內外銷需重新戰略,整體規劃水草產業

撇除不可逆的大環境,林也表示,目前水草產業還遇到檢疫的大難題,因各國標準不一, 會使得業者在外銷上面臨不小挑戰,像先前出口至韓國的水草就被驗出線蟲,對台灣聲譽有一定影響。此外,業界也指明,現階段國內水草培育業者規模普遍不大,量產量能有限,若要走到外銷,勢必要有所整合;若要著重內需市場,既有的水族館銷售模式又無法觸及大部分消費者。

因此建議政府能建立相關標章認證,和後端的加工出口制度,讓專業人才有辦法就業,同時開拓專屬產銷通路,不要「紅了蘭花推蘭花、紅了多肉植物就推多肉植物」,從整體發展政策來思考、規劃,才有辦法讓水草產業走得長久穩固。(訊息來源:上下游news&market)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