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

主要內容區

觀賞植物再添生力軍!蕨類生產新技術創商機

2017-09-28

觀賞植物再添生力軍!蕨類生產新技術創商機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為推廣臺灣原生蕨類之應用,於今日辦理「原生蕨類商品化應用」發表會,針對臺灣原生蕨類——長葉腎蕨、闊葉骨碎補及海岸擬茀蕨,運用創新「綠球體組織培養技術」,解決種苗批次生產規格化及量化問題,更大幅縮短繁殖栽培時間。希望透過新技術的開發,拓展原生蕨類的觀賞應用及創造附加價值,滿足花卉市場求新求變之特性。

傳統的蕨類繁殖方式為播孢與分株,但常有生長勢不整齊、繁殖速度慢及母株保存成本高的缺點,導致批次量產不易,連帶影響商品化應用。臺東場導入綠球體組織培養新技術,可克服傳統生產技術之瓶頸,相較於播孢繁殖方式,長葉腎蕨自栽培至可出貨時間,由1年可縮短至6個月;闊葉骨碎補與海岸擬茀蕨則由2年縮短至8~9個月。綠球體成苗後植株自然緊密,且苗株生長勢整齊,觀賞價值比傳統播孢及分株繁殖方式更高,更具市場競爭力。

「綠球體組織培養技術」解決種苗批次生產規格化及量化問題,更大幅縮短繁殖栽培時間。

蕨類青翠碧綠的葉姿,令人賞心悅目,具有舒緩心情及釋放壓力的功效,可說是療癒系觀賞植物。蕨類具有良好的耐陰性,適合各種室內場所應用。每週僅需充分澆水2次,即使是園藝初學者也能變成綠手指。應用綠球體組織培養技術繁殖之苗株,適合單獨擺設、組合盆栽、栽植綠牆或懸垂吊盆,綠球體本身亦可作為瓶中植物觀賞,商業價值前景廣闊。

臺灣擁有許多優良珍貴的蕨類資源,其種類近700種且種密度(種數與單位面積比)為世界之冠,素有「蕨類王國」的稱號,但囿於傳統繁殖方法的限制,導致商品化的種類稀少,而應用綠球體組織培養技術,可有效改善傳統繁殖法的缺點,未來可使更多具觀賞價值之優良蕨類上市,讓更多民眾接觸到臺灣珍貴的原生蕨類。目前長葉腎蕨綠球體組織培養量化種苗技術,已技術移轉予種苗業者,臺東場未來將持續以此為基礎,深入開發以開創更多本土蕨類的觀賞商機。(訊息來源:農傳媒)

回上一頁